在台灣,中古屋的優點主要包括:
- 地段優勢:中古屋多位於生活機能成熟、交通便利的精華區,周邊商圈、學校、醫療等配套完善,適合重視地段價值的購屋者。
- 價格較實惠:相比新成屋或預售屋,中古屋價格通常低約2-4成,對預算有限的首購族或投資者較友善。
- 公設比例低,實際使用空間大:中古屋公設比通常較低,室內坪數相對較大,適合需要較大生活空間的家庭。
- 土地持分較高:中古屋土地持分通常較新建案高,未來都市更新或增值潛力較大(視政策及個案而定)。
中古屋的缺點則包括:
- 屋況不穩定,可能有結構或管線問題:屋齡較高可能導致漏水、壁癌、管線老舊、隔音差等問題,需仔細檢查並預留修繕費用。
- 貸款成數較低:銀行對中古屋貸款成數通常只有6至7成,且利率可能較高,買家需準備較多自備款。
- 法律保障較弱:中古屋多為個人交易,合約條款需特別注意,若產生糾紛,法律求償較困難。
- 屋齡過高可能成為危老建築:屋齡超過30年甚至50年以上的老屋,結構安全與耐震性可能不足,購買需特別謹慎。
此外,屋齡在10至30年之間的中古屋,通常屋況較佳、貸款成數較高,較適合自住或投資;屋齡越高,修繕成本與風險也越大。
所以,台灣中古屋適合重視地段、預算有限且願意承擔一定維修風險的買家,購買前應做好屋況檢查與財務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