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腰痛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骨盆韌帶鬆弛、懷孕期間體重增加與重心改變、缺鈣、姿勢不當及過度勞累等多重因素。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腰部肌肉、韌帶及脊椎承受異常壓力,產生疼痛。

具體機制解析如下:

  • 骨盆韌帶鬆弛與關節不穩定:孕期分泌的鬆弛素(Relaxin)使骨盆韌帶和關節變得鬆弛,為分娩做準備。產後這種鬆弛可能持續,造成骨盆及薦髂關節功能障礙,導致腰背部疼痛。

  • 懷孕期間重心前移與脊椎負擔增加:隨著胎兒成長,孕婦腹部隆起,身體重心前移,腰椎前凸加劇,造成腰背部肌肉與椎間盤承受額外壓力,甚至可能引發椎間盤突出。

  • 缺鈣:孕期及哺乳期鈣質需求增加,若補充不足,容易造成鈣質缺乏,進而引起腰痛。

  • 姿勢不當:哺乳時若長時間採取彎腰、側身等錯誤姿勢,會使腰部肌肉過度負荷,誘發腰痛。

  • 過度勞累與肌力不足:產後身體尚未恢復,長時間抱嬰兒、換尿布、家務等活動,尤其核心肌群無力,容易導致腰部疲勞與疼痛。

  • 其他因素: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肥胖等也可能增加產後腰痛風險。

綜合以上,產後腰痛是多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涉及荷爾蒙變化、生物力學調整、營養狀況及生活習慣等,需針對不同原因進行調整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