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晚期骨盆底肌肉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子宮逐漸變大,增加骨盆腔肌肉的負擔,導致骨盆底肌肉逐漸鬆弛,這是自然的生理現象。此外,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使關節和韌帶變得較鬆弛,骨盆底肌肉的負荷也隨之增加,胎兒頭部進入骨盆時,骨盆底肌肉承受的壓力更大,可能引起不適或疼痛。

這些變化可能導致腰酸背痛、恥骨疼痛、子宮下垂感及骨盆區不適。體重增加和身體重心前移也會加重脊椎和骨盆底的負擔。

保健方法包括:

  • 適當運動:進行凱格爾運動(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能強化骨盆底肌肉,減輕子宮下垂的壓力,並有助於產後恢復。注意收縮時不要憋氣或用錯肌肉,以免造成排便困難或痔瘡。

  • 強化相關肌肉:深蹲、橋式、弓箭步等運動可加強臀大肌和梨狀肌,減輕骨盆壓力,並有助於骨盆底肌肉的支撐。

  • 調整姿勢與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走路時放慢腳步,減輕脊椎和骨盆底負擔。休息時可平躺並在膝下墊枕頭,或用托腹帶支撐腹部,調整重心以減輕壓力。

  • 局部熱敷與按摩:適度熱敷和按摩可緩解肌肉緊張與不適。

  • 聆聽身體訊號:運動時注意身體反應,若感不適應立即停止,避免過度用力或動作幅度過大。

綜合以上,懷孕晚期骨盆底肌肉因子宮增大及荷爾蒙影響而變得較鬆弛,透過適當的運動和姿勢調整,可以有效保護骨盆底肌肉,減輕不適並促進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