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喝奶量不固定時,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餵奶方式,避免強迫餵奶,並觀察寶寶的飢餓訊號按需餵養,同時可嘗試在寶寶4-6個月大時適度添加副食品來增加進食興趣。此外,選擇安靜、舒適的環境餵奶,並注意寶寶是否有身體不適(如口腔或耳朵感染)需要就醫,若厭奶期持續且伴隨體重減輕,應及早尋求醫療協助。
具體策略包括:
-
避免強迫餵奶:強迫餵奶可能導致嗆奶或嘔吐,反而加深寶寶對奶的抗拒感。可在寶寶半睡半醒時餵奶,寶寶較易接受。
-
少量多餐:減少每次奶量,增加餵奶次數,讓寶寶逐漸適應,累積足夠的每日奶量。
-
副食品添加:4-6個月大時可開始嘗試副食品,增加味覺新鮮感,補足奶量不足。
-
營造安靜環境:選擇安靜且獨立的空間,播放輕柔音樂,減少寶寶分心,提高餵奶意願。
-
觀察寶寶狀況:注意寶寶是否有口腔感染、耳朵感染或乳糖不耐等問題,必要時就醫或調整配方奶。
-
按需餵養:觀察寶寶飢餓訊號(如吸吮手指、轉頭尋找乳頭、躁動不安),不要過度執著固定奶量,讓寶寶決定喝多少。
-
母乳哺餵調整:母乳媽媽要注意乳房護理,避免乳腺堵塞,保持泌乳激素平衡,適時追奶或調整哺乳頻率。
若寶寶喝奶量不固定且伴隨體重減輕、腹脹或腹痛,或厭奶期持續超過2個月,應立即就醫。整體而言,家長應保持耐心與放鬆心情,陪伴寶寶度過奶量不穩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