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即使曬太陽,仍然會出現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 曬太陽的時間和紫外線種類不對:維生素D的合成主要依賴陽光中的紫外線B(UVB),但UVB容易被大氣層折射或阻隔,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時段,UVB強度較弱,曬太陽效果不佳。此外,空氣污染、懸浮微粒也會阻擋UVB,導致皮膚無法有效合成維生素D。

  • 防曬措施阻隔UVB:使用防曬乳、撐傘、穿長袖衣物等都會阻擋UVB射入皮膚,降低維生素D的合成。

  • 曬太陽方式不正確:例如在車內或透過窗戶曬太陽,紫外線B無法穿透玻璃,這樣曬太陽無法促進維生素D生成。

  • 現代生活型態:多數人長時間待在室內,缺少直接曝曬陽光的機會,加上秋冬日照時間短,UVB強度低,導致維生素D合成不足。

  • 曬太陽時間過長反而無效:皮膚合成維生素D後需要血液運送到其他器官活化,過度曝曬會使多餘的維生素D被轉換成無效產物,曬太久不會增加維生素D濃度。

因此,要有效補充維生素D,建議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避免防曬措施,露出臉部、手臂等部位,每次約15分鐘,每週3至4次,才能促進足夠的維生素D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