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的合成與曬太陽有密切關係,主要是因為人體皮膚在接觸到太陽光中紫外線B(UVB)時,能自行合成維生素D。
以下是維生素D合成與曬太陽的關鍵點:
-
紫外線B(UVB)是合成維生素D的關鍵波長,約在280nm左右,這段波長的紫外線能促使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前體,進而合成維生素D。
-
最佳曬太陽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UVB波長最強,曬太陽效果最好。
-
曬太陽時需露出臉部、脖子和手臂,且避免戴帽子或擦防曬乳(因防曬乳會阻擋部分UVB),每次約15分鐘,每週3至4次即可。
-
曬太陽時間過長不會讓維生素D濃度持續上升,因為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需要血液運送到其他器官活化,若持續曝曬,紫外線會將尚未被運走的維生素D轉化成無效產物。
-
維生素D合成後是非活性形式,需經肝臟和腎臟轉換成活性維生素D才能發揮作用。
-
維生素D來源約60%來自日曬,40%來自食物,單靠曬太陽不足以完全補充,飲食搭配也很重要。
-
防曬乳會減少UVB穿透,但因為使用量和頻率不一,仍有部分UVB能照射皮膚,且習慣擦防曬的人反而可能因為更常戶外活動而維生素D濃度較高。
所以,適當且正確的曬太陽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主要方式,但需掌握時間、曝曬部位及頻率,避免過度曝曬,同時搭配飲食補充,才能維持足夠的維生素D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