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子宮按摩的重要性主要在於促進子宮收縮與復舊,幫助排出惡露,減少產後出血的風險,並預防子宮復舊不良及子宮下垂,同時強化腹部肌群,促進體態恢復。此外,按摩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少水腫,並有助於生產傷口的恢復。

產後子宮按摩的重要性

  • 刺激子宮收縮,促進惡露排出,避免惡露滯留引發感染。
  • 減少產後出血機率,降低大出血風險。
  • 預防子宮復舊不良與子宮下垂,維持子宮正常位置。
  • 強化腹部肌群,幫助恢復產前體態。
  • 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產後水腫。
  • 促進生產傷口癒合(尤其剖腹產者)。

產後子宮按摩的方法

  1. 準備姿勢:先排空膀胱,平躺並屈膝,放鬆腹部肌肉,方便按摩。
  2. 固定骨盆:一手放在恥骨聯合上方支撐骨盆。
  3. 按摩位置:另一手掌放在肚臍下方、恥骨上方的子宮位置。
  4. 按摩手法:以手掌輕柔地做環狀按摩(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從柔軟狀態按摩至子宮變硬(像球狀)為止,若子宮變軟則繼續按摩。
  5. 剖腹產注意:按摩時一手按住剖腹產傷口,避免拉扯傷口,另一手進行環形按摩。
  6. 按摩時間:自然產後24小時內即可開始,剖腹產因傷口疼痛,建議1~3天後開始。

注意事項

  • 若按摩時腹部無明顯硬塊,可能表示子宮收縮不良,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 產後約10天子宮會下降至骨盆腔,若仍可摸到子宮且惡露呈紅色,需返診。

透過正確的子宮按摩,不僅能促進子宮健康復原,也有助於產後整體身體的恢復與舒適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