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子宮復原檢查主要包括子宮恢復情況的評估,確認子宮是否已縮回孕前大小,檢查子宮收縮狀況,是否有復原不全、子宮內膜感染或異常出血等問題。此外,會檢查陰道及會陰傷口癒合情形(自然產)或剖腹產傷口癒合狀況,並觀察惡露的顏色與量,確認是否有殘留組織或血塊。若有需要,醫師也會檢查子宮頸口恢復狀況及陰道感染情形,有時會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整體檢查通常安排在產後4至6週內進行。

具體檢查項目包括:

  1. 子宮大小及收縮狀況檢查,評估復原是否正常。
  2. 觀察惡露顏色與量,確認是否正常。
  3. 檢查陰道及會陰傷口癒合(自然產)或剖腹產傷口狀況。
  4. 評估子宮頸口恢復及陰道是否有感染。
  5. 若未做過子宮頸抹片,會在惡露乾淨時安排檢查。
  6. 乳房檢查,確認是否有乳腺阻塞或感染。
  7. 骨盆底肌肉及神經功能檢查,評估是否有鬆弛或脫垂問題。

這些檢查有助於確保產後子宮及相關生殖器官的健康,及早發現並處理異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