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放床就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睡眠週期不同:0~3個月的新生兒睡眠週期只有「淺睡眠」與「深睡眠」兩階段,淺睡眠時間較長,容易被驚醒,且需要較多時間才能進入深睡眠,因此睡眠不穩定。
  • 驚嚇反射:新生兒會有自然的驚嚇反射,手腳揮舞可能嚇醒自己。
  • 生理需求或不適:如肚子餓、脹氣、奶逆流、皮膚過敏等,都會讓寶寶不舒服而醒來。
  • 安全感不足:寶寶在大人懷抱中感覺安全,放下床時缺乏安全感容易醒。
  • 放床時機不對:太早或太晚放床都可能讓寶寶醒來,理想是在寶寶「想睡但仍清醒」時放床。

解決方法包括:

  • 抱起放下法:先抱著寶寶走動5分鐘,再坐著抱5~8分鐘,等寶寶熟睡約5分鐘後再放床,能減少寶寶放床即醒的情況。
  • 掌握放床時機:觀察寶寶的睡眠訊號,避免太早或太晚放床,讓寶寶在想睡但仍清醒時放床,有助於自行入睡。
  • 建立規律作息:固定的作息時間和睡前儀式能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和預期,減少夜醒。
  • 避免睡前餵奶:睡前避免餵奶,防止寶寶因飽脹不適而醒。
  • 減少驚嚇反射:使用包巾包裹寶寶,限制手腳亂動,減少自我驚嚇。
  • 觀察生理需求:確保寶寶肚子不餓、身體舒適,及時處理脹氣或其他不適。

透過以上方法,父母可逐步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睡眠習慣,減少一放床就醒的情況,讓寶寶和家長都能獲得更安穩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