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猝死症(SIDS)與同床睡眠的關聯主要在於同床睡眠可能增加嬰兒猝死的風險,但同時也有利於母乳哺育與照顧便利,因此需謹慎評估風險與益處。

風險因素與建議

根據香港家庭健康服務及美國兒科學院的資料,以下情況會增加同床睡眠時嬰兒猝死症的風險:

  • 嬰兒是早產兒、出生體重過低,或年齡低於4個月
  • 嬰兒與吸煙者同睡,或母親懷孕期間吸煙
  • 同睡者因疲倦、服藥或飲酒,導致較難醒來
  • 同床睡在柔軟的沙發、水床、舊床褥、扶手椅,或床上有鬆軟枕頭、被褥等環境

此外,臺灣衛生福利部及兒科醫學會建議嬰兒應採用仰睡以降低SIDS風險,並且不建議嬰兒與他人同床睡,但鼓勵同室睡眠,即嬰兒與父母同房但分床睡,方便照顧又降低風險。

同床睡眠的利與弊

  • 優點:方便夜間哺乳與照顧,促進母嬰親密關係,可能降低SIDS發生率(部分研究指出持續哺乳有保護作用)。
  • 缺點:6個月以下嬰兒猝死風險最高期,且嬰兒尚不會翻身,與父母同床可能增加窒息、壓迫等意外風險。

專家建議

  • 同室不同床是較安全的選擇,嬰兒床應放置在父母床旁,方便照顧又避免意外。
  • 若選擇同床睡,應避免上述高風險情況,並確保睡眠環境安全(避免柔軟床墊、枕頭、被褥等)。
  • 父母應保持清醒,避免酒精、藥物影響,並確保嬰兒睡姿為仰睡。

總結

嬰兒猝死症與同床睡眠有明顯的關聯性,尤其在特定高風險條件下風險更高。為了降低SIDS風險,專家普遍建議嬰兒與父母同室但分床睡,並維持安全的睡眠環境與仰睡姿勢,這樣既能方便照顧,也能有效降低猝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