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按摩與穴位按摩對促進泌乳具有明顯的效果,主要透過疏通乳腺、促進氣血循環及調理脾胃等機制來達成。

乳房按摩的效果與方法

  • 乳房按摩可以幫助乳腺通暢,減少塞奶的問題,促進乳汁流動,使寶寶吸奶更順利,並能減緩脹奶、提高產奶量。
  • 按摩時應注意全乳房360度均勻按摩,尤其是乳房外1/4及腋下部位,力度不宜過大,應以舒適為主。
  • 按摩時可使用乳液或按摩油,減少摩擦並滋養乳房肌膚,促進乳腺管疏通。
  • 建議在一天中放鬆時段(如睡前或洗澡後)進行按摩,效果較佳。

穴位按摩促進泌乳的效果與重點穴位

  • 中醫理論認為乳汁分泌與產婦的脾胃功能、血氣狀況密切相關,透過穴位按摩可促進氣血循環,打通乳房經脈,從而促進乳汁分泌。
  • 常用穴位包括:
    • 膻中穴:位於胸部正中線,兩乳頭之間,能寬胸理氣、通絡催乳,按摩可調暢乳部氣血。
    • 少澤穴:位於小指指甲外下角,刺激此穴有助通乳及促進乳汁分泌,也是豐胸常用穴位。
    • 足三里穴:胃經穴位,刺激可促進乳汁分泌,調整消化道功能,適合有脹氣便祕的媽媽。
    • 肩背穴位:位於大椎與肩峰端連線中點,按摩可放鬆肩頸肌肉,改善哺乳時肩頸僵硬,並促進乳汁分泌。
  • 穴位按摩的原理是促進經絡氣血流通,改善乳房及全身的氣血循環,從而提升泌乳量。

綜合建議

  • 產後可從懷孕37週起開始乳房按摩,配合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 穴位按摩與乳房按摩可同時進行,達到促進乳汁分泌與舒緩肌肉的雙重功效。
  • 按摩時保持輕柔且有規律,避免過度用力造成不適。

總結來說,乳房按摩與穴位按摩均為有效的促進泌乳方法,透過疏通乳腺管、促進氣血循環及調理脾胃功能,能幫助產婦增加乳汁分泌,減少哺乳不適,提升哺乳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