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與孩子探索外界的能力有密切關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 分離焦慮是孩子面對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的自然反應,通常出現在嬰兒約6個月大開始,並在1歲至1歲半達到高峰。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有能力認識周遭的人,並且開始嘗試爬行或扶著東西走路,具備了探索外界的基本能力。

  • 孩子將主要照顧者視為「安全堡壘」,當照顧者在身邊時,孩子會感到安心,願意放心地探索環境。分離焦慮反映了孩子對安全感的需求,當孩子開始能夠獨立行動時,他們會在探索與回到安全堡壘之間反覆,這是心理安全感建立的重要過程。

  • 隨著孩子探索能力的增強與獨立經驗的累積,分離焦慮會逐漸減少。例如,1歲半的孩子通常能離開主要照顧者,與更多熟悉的人互動;2至3歲的孩子能在公園自己玩耍一段時間,再回頭尋找照顧者,這些都是正向的分離經驗,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與獨立性。

  • 孩子的氣質與照顧方式也會影響分離焦慮的表現。情緒較退縮或敏感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出現焦慮反應,這時需要照顧者以溫和堅定的態度,循序漸進地鼓勵孩子探索,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與探索的勇氣。

總結來說,分離焦慮是孩子在開始具備探索外界能力時,對安全感需求的自然反應。透過主要照顧者作為安全基地,孩子能夠逐步建立信心,從而更自在地探索外部世界,促進其獨立性與心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