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逐步訓練寶寶自己入睡,減少抱睡依賴,可以採用以下幾個步驟和方法,這些方法均強調循序漸進、建立睡眠常規,並讓寶寶習慣在床上自行入睡:
-
建立固定的睡前常規
在寶寶開始出現晝夜規律後,家長可以在睡前20至45分鐘內,安排一些輕鬆、舒緩的親子活動,例如洗澡、說故事、唱催眠曲或聽輕音樂,避免刺激寶寶過度興奮。這些活動有助於讓寶寶習慣每次完成後就是睡覺時間,形成生理和心理的睡眠提示。 -
觀察寶寶的睡意信號
留意寶寶出現揉眼睛、打哈欠、注意力渙散等想睡的跡象,選擇適當時間讓寶寶上床,避免過度疲勞或太早睡覺。 -
讓寶寶清醒但帶有睡意時上床
將寶寶放在嬰兒床上,讓他學習自行入睡,而不是抱著睡著。家長可以說晚安後離開房間,讓寶寶自己漸漸入睡。 -
採用「逐步後退法」(Fading/Camping-Out)
這是較溫和且常用的睡眠訓練方法。第一天家長陪伴在寶寶床邊安撫,直到寶寶睡著;第二天稍微離遠一點,但仍在視線範圍內;接著每天逐步增加距離,直到寶寶能在沒有家長陪伴下自行入睡。這種方法需要時間,但能減少家長和寶寶的壓力。 -
逐漸延長回應哭鬧的時間
當寶寶哭鬧時,家長可以逐漸延長回應的時間,讓寶寶學會自己安撫入睡,這也是幫助寶寶獨立睡眠的策略之一。 -
確保寶寶睡前已吃飽、換好尿布
這樣可以減少因飢餓或不適而醒來的情況,讓寶寶更容易入睡。 -
堅持和耐心
訓練寶寶自己入睡需要時間和持續的努力,家長需保持一致的作息和睡前程序,避免中途改變,讓寶寶建立穩定的睡眠習慣。
總結來說,透過建立固定的睡前儀式、觀察寶寶的睡意、讓寶寶在床上清醒入睡,以及採用逐步後退的陪伴方式,家長可以有效減少寶寶對抱睡的依賴,幫助寶寶學會自己入睡,進而改善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