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癲前症(Preeclampsia)是一種孕期嚴重併發症,主要起因於胎盤功能異常,導致母體血管無法適當擴張,影響胎兒血液供應,進而引發孕婦高血壓及多器官功能異常。

子癲前症的危險因子

  • 胎盤生長因子(PlGF)濃度低:胎盤生長因子是滋養層細胞侵入子宮內膜並促使子宮螺旋動脈擴張的關鍵因子。子癲前症患者此因子濃度較低,導致子宮動脈擴張不佳,血流阻力增加,無法滿足胎兒成長所需的血液量。
  • 胎盤功能不良:胎盤血管發育異常,造成胎兒血液供應不足,隨著孕期進展,母體血壓升高,誘發子癲前症。
  • 多胞胎妊娠:懷雙胞胎的孕婦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是單胞胎的2~3倍,可能因胎盤體積較大、發炎因子增多,血管負擔加重,導致母體血流阻力增加。

高風險族群

  • 早發型子癲前症患者:約每200名孕婦中有1位會在懷孕34週前發生早發型子癲前症,這類孕婦較易出現高血壓及肝腎功能異常,且胎兒生長受限。
  • 多胞胎孕婦:因胎盤負擔較重,血流阻力增加,風險明顯提高。
  • 胎盤生長因子及相關生物標記異常者:透過胎盤生長因子(PlGF)、懷孕相關血漿蛋白A(PAPP-A)及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1(sFlt-1)/PlGF比值等指標,可早期評估子癲前症風險。

綜合以上,子癲前症的主要危險因子與高風險族群包括胎盤功能異常、胎盤生長因子濃度低、多胞胎妊娠及早發型子癲前症患者,這些因素均會增加孕婦及胎兒的健康風險,需透過早期篩檢與監測進行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