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癲前症(Pre-eclampsia)是一種發生於懷孕中後期(通常在妊娠20週後,尤其是第三孕期第七至九個月)之妊娠併發症,主要特徵為孕婦出現高血壓蛋白尿,且在無高血壓病史的情況下發生。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包括溶血反應、血小板過低、肝腎功能損傷、水腫、肺水腫、視力障礙,甚至發展成子癇(癲癇發作)。

子癲前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瞭,但普遍認為與胎盤發育異常有關,可能涉及免疫反應。正常胎盤細胞會侵入母體子宮血管,將其轉變為低阻力血管以供應胎兒血液,若此過程受阻,會導致子癲前症的發生。

發生率方面,全球子癲前症的發生率約為5%至14%,而在台灣約為2%至5%。其中,約每200名孕婦中會有1名發生「早發型子癲前症」(發生於34週前),這類型對孕婦及胎兒的風險更高。


簡要重點

項目 內容
定義 妊娠20週後出現的高血壓及蛋白尿,無既往高血壓病史的妊娠併發症
主要症狀 高血壓、蛋白尿,嚴重時肝腎損傷、血小板減少、水腫等
發生時間 通常在第三孕期(7-9個月)
發生率 全球約5-14%;台灣約2-5%
早發型比例 約每200名孕婦中有1名發生早發型子癲前症
可能病因 胎盤發育異常,免疫相關
併發症 子癇(癲癇發作)、母子生命危險

以上資訊有助於理解子癲前症的定義與其在孕婦中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