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癲前症(Preeclampsia)是孕期一種嚴重的併發症,主要特徵為妊娠20週後出現高血壓(血壓≥140/90 mmHg)及蛋白尿,嚴重時可能危及母嬰生命。
產檢發現子癲前症的重點
-
早期風險評估
- 在孕早期(8-13週+6天)透過抽血檢測胎盤生長因子(PlGF)與懷孕相關蛋白質A(PAPP-A),結合子宮動脈血流檢查及血壓監測,可篩檢出80%-95%的早發型子癲前症風險。
- 這項檢測能預測34週前及37週前子癲前症發生的機率,並評估胎兒生長遲滯風險。
-
臨床診斷指標
- 血壓持續升高(兩次間隔六小時以上測量均≥140/90 mmHg,或收縮壓上升30 mmHg、舒張壓上升15 mmHg)。
- 出現蛋白尿或全身性水腫。
- 嚴重型子癲前症則血壓超過160/110 mmHg,伴隨大量蛋白尿、腦部或視覺異常、肝功能異常等症狀。
-
產檢中應注意的身體變化
- 孕婦應詳細告知醫師過去疾病史及孕期異常症狀,如頻繁瘀青、異常疲倦、視力模糊等,這些可能是子癲前症的警訊。
- 定期監測血壓與胎兒狀況,並注意胎動變化。
與醫生溝通的要點
- 主動告知個人及家族病史,包括高血壓、腎臟病、凝血異常等,讓醫師能評估風險並安排適當檢查。
- 詢問早期風險評估檢測的可行性,了解檢測流程、時間及結果解讀,並依醫師建議安排。
- 了解子癲前症的症狀與警訊,若有頭痛、視力異常、上腹痛或嚴重水腫等症狀,應立即告知醫師。
- 討論預防及治療方案,如低劑量阿斯匹靈或抗凝血劑使用,這些措施可降低子癲前症發生率或延緩發病時間。
- 確認產檢頻率與監測項目,確保血壓、尿蛋白及胎兒生長狀況被妥善追蹤。
- 詢問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包括飲食、體重控制及血壓自我監測方法。
透過上述產檢發現與與醫生充分溝通,能及早掌握子癲前症風險,並採取有效的預防與管理措施,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