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癲前症高風險群的自我監測與預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自我監測
- 定期量測血壓:子癲前症的主要特徵是孕期高血壓,孕婦應每日或依醫師指示定期測量血壓,若血壓持續升高需及時就醫。
- 監測尿蛋白:子癲前症常伴隨蛋白尿,孕婦可透過產檢時的尿液檢查了解蛋白含量。
- 注意身體症狀:如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突然水腫等,這些可能是子癲前症的警訊,應立即就醫。
- 早期風險評估:孕期8-13週可透過抽血檢測胎盤生長因子(PlGF)、懷孕相關蛋白質A(PAPP-A)等指標,並利用風險評估軟體計算子癲前症風險,及早掌握風險狀況。
預防措施
- 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E的深色蔬菜與水果,避免過多加工食品及高鹽食物,有助於降低風險。
- 適度運動:孕期避免久坐不動,適度做伸展操或散步,促進血液循環。
- 體重控制:避免孕期體重暴增,保持適當體重有助減少子癲前症發生。
- 減少壓力:保持良好心情,避免過度勞累與精神壓力,對預防子癲前症有正面影響。
- 定期產檢:依醫師建議每週或定期產檢,監測血壓、尿蛋白、胎心音及胎盤功能,及早發現異常。
- 妊娠糖尿病篩檢:孕期進行糖水測試,控制血糖,因妊娠糖尿病與子癲前症風險相關。
專業評估與管理
- 透過專業基因檢測與風險評估系統,結合母體因素、血壓、蛋白質及生長因子等多項資料,提供精準的子癲前症風險評估,幫助孕婦及早預防與管理。
總結:子癲前症高風險孕婦應積極進行早期風險評估,定期監測血壓與尿蛋白,保持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控制體重,並定期接受產檢,及時發現與處理異常,降低子癲前症發生的風險,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