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進行物理治療與運動時,需特別注意避免可能對母體和胎兒造成風險的活動。以下是懷孕期間應避免的物理治療方式與運動類型:
1. 避免高跌倒風險的運動
孕婦應避免滑雪、騎馬、足球、籃球等容易跌倒或腹部受撞擊的運動,這些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
2. 避免過度勞累和高強度運動
孕期不宜追求運動極限,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或高強度訓練,應保持能輕鬆交談的運動強度,避免過度疲勞。
3. 避免維持躺姿過久的運動
尤其在第二孕期,長時間躺姿會壓迫下腔靜脈,影響血液回流,應避免此類姿勢。
4. 避免卷腹或脊椎旋轉動作
這類動作可能加劇腹直肌分離,對孕婦腹部造成不良影響。
5. 避免跳躍和高衝擊動作
跳躍會增加骨盆底肌壓力,可能導致尿失禁等問題,孕期應避免此類動作。
6. 避免自行車、跑步、騎馬、潛水及接觸性運動
這些運動在懷孕初期尤其不建議,因為可能導致腹部受壓或撞擊,影響胎兒安全。
7. 運動時若出現以下症狀應立即停止並就醫
- 陰道出血
- 子宮收縮疼痛
- 呼吸困難、胸痛
- 頭暈、頭痛
- 小腿疼痛或過度腫脹
總結來說,孕婦應選擇低風險、適度強度且醫生指導下的運動,避免高跌倒風險、高衝擊、腹部壓迫及過度疲勞的運動,並密切注意身體反應,確保母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