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醫學建議,以下孕婦情況下應避免或謹慎進行性行為:
-
孕早期(前三個月):胚胎著床尚不穩定,孕婦容易有孕吐、反胃等不適,且早期出血或流產風險較高,因此建議避免頻繁或激烈的性行為。
-
有早產、流產症狀者:如出現陰道出血、腹痛、破水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性行為並就醫。
-
子宮頸或胎盤異常:
- 子宮頸過短、子宮頸閉鎖不全。
- 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風險。
- 胎盤位置偏低,容易引起出血。 這些情況可能增加早產或流產風險,醫生通常會建議避免性行為。
-
羊水膜破裂:性行為可能增加感染風險,應避免。
-
孕晚期(約36週後):為避免胎膜早破,建議停止陰道性交。
-
陰道感染或發炎:性行為可能加重感染,應先治療後再考慮。
-
性行為過程中出現不適:如下腹脹痛、陰道出血、穿水等,應立即停止並就醫。
此外,孕期性行為應避免過於激烈或高難度動作,動作要輕柔,避免引起子宮過度收縮,尤其是有早產風險的孕婦。
總結來說,孕婦若有上述高風險狀況,應在醫師指導下謹慎或避免性行為,以保障母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