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出現吸吮無效的情況時,醫療專業的協助建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評估寶寶吸吮能力與狀態:寶寶首次吸吮能力、哺乳前的警醒程度,以及母親乳汁分泌狀態是影響吸吮效果的重要因素。醫療人員會觀察寶寶吸吮時嘴巴是否能張大、含乳是否正確,是否有吸吮速度過快或淺吸、易滑脫等問題。

  • 教導正確哺乳姿勢與技巧:確保寶寶頭與身體成一直線,臉面對乳房,嘴巴張大且緊貼乳房,並支撐好寶寶頭頸與臀部,讓寶寶能有效含住乳頭,避免乳頭疼痛或破皮。

  • 避免乳頭混淆:新生兒若過早使用奶瓶或安慰奶嘴,可能會拒絕吸吮母乳,造成乳頭混淆,影響哺乳成功。醫療人員會建議避免使用替代品,促進寶寶正確吸吮。

  • 持續維持母親泌乳:即使寶寶吸吮無效,應教導母親持續刺激乳房以維持乳汁分泌,並在寶寶狀況適合時給予哺乳,促進母乳哺育成功。

  • 醫療專業介入:若寶寶因神經肌肉問題(如肌肉張力異常)導致吸吮困難,需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評估與治療,並可能需要額外奶水補充。

  • 鼓勵頻繁哺乳:寶寶每天至少6-8次哺乳,避免使用奶瓶或其他食物,以刺激泌乳激素分泌,促進乳汁產生。

綜合以上,當寶寶吸吮無效時,應由醫療專業人員進行全面評估,指導正確哺乳技巧,避免乳頭混淆,並持續支持母親泌乳,必要時進行神經肌肉功能的專業治療與輔助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