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防曬的迷思與正確認知主要圍繞在紫外線的種類、穿透能力及防曬必要性上,以下整理重點說明:

1. 室內是否需要防曬?

  • 需要防曬。雖然室內沒有直接曝曬在陽光下,但紫外線中的UVA波長較長,能穿透玻璃進入室內,對皮膚造成傷害,尤其是長時間待在有窗戶的辦公室或教室時。
  • UVC波長最短,會被臭氧層完全阻擋,不會到達地面或室內,因此不需防禦。
  • UVB波長較短,玻璃能有效阻擋大部分UVB,但UVA穿透率高,普通玻璃約有60%UVA能穿透,深色玻璃約30%,磨砂玻璃仍有約20%UVA穿透。

2. UVA與UVB的差異與影響

  • UVA:波長長,穿透力強,能穿透玻璃及皮膚深層,造成皮膚老化、皺紋、黑斑等,是「隱形殺手」。
  • UVB:波長較短,主要造成曬傷和曬黑,玻璃能阻擋大部分UVB。
  • 陰天時UVB減少,但UVA仍大量存在,因此陰天也需防曬。

3. 常見防曬迷思破解

  • 迷思一:室內不需要防曬
    事實是UVA能穿透窗戶,長時間室內曝曬仍會傷害皮膚。
  • 迷思二:防曬乳需等20-30分鐘才生效
    物理性和化學性防曬產品均可立即防曬,但建議提前塗抹是為了讓防曬劑均勻吸收。
  • 迷思三:一天只擦一次防曬乳足夠
    若長時間曝曬或流汗,建議每2-3小時補擦。
  • 迷思四:陰天不需防曬
    UVA在陰天依然存在,仍會造成皮膚老化,需防曬。

4. 室內防曬建議

  • 即使在室內,尤其是靠近窗戶的地方,建議仍要使用防曬產品,選擇能防UVA的產品尤為重要。
  • 使用含有抗UVA成分的防曬乳,並搭配遮陽窗簾或防紫外線玻璃可加強保護。
  • 防曬產品使用後,若是運動型或底妝型防曬,建議卸妝清潔,避免殘留造成肌膚負擔。

總結:室內防曬不可忽視,主要是因為UVA能穿透玻璃進入室內,長期曝曬會導致皮膚老化與損傷。正確認知紫外線種類及防曬產品特性,養成室內外均防曬的習慣,才能有效保護肌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