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紫外線的主要來源是來自窗戶透進來的太陽光中的長波紫外線(UVA),這種紫外線能穿透玻璃,進入室內空間,尤其在窗邊1至5公尺範圍內的肌膚會受到影響。此外,室內燈光(如鹵素燈、日光燈)和電子設備所產生的紫外線非常微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有在非常靠近燈泡時才可能測得微量紫外線。室內環境中,紫外線還會因牆壁、地板等物體的反射而擴散,使紫外線暴露無處不在。

對皮膚的影響方面,UVA紫外線是室內紫外線的主要成分,佔95%,且穿透性強,能深入皮膚的表皮層及真皮層,造成多種傷害:

  • 促進黑色素生成,導致黑斑、膚色暗沉。
  • 破壞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使皮膚失去彈性,產生鬆弛、細紋和皺紋。
  • 加速皮膚老化,包括乾燥、萎縮變薄。
  • 增加皮膚病變風險,嚴重時可能誘發皮膚癌等疾病。

長時間在室內靠近窗邊工作或休息,皮膚仍會受到UVA的影響,導致膠原蛋白流失、細紋產生、膚色不均等老化現象。

因此,專家建議即使在室內,只要陽光能照射進來的地方,也應該養成防曬習慣,使用具備UVA防護的防曬產品,才能有效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傷害。室內防曬的方式與戶外相同,包括物理性和化學性防曬,重點是持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