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超標的具體數據與標準比較如下:
-
衛生標準規定
- 根據2021年開始實施的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傳統以大腸桿菌群作為衛生指標菌,現多改為腸桿菌科限量評估,因腸桿菌科涵蓋菌種較多,代表性更佳。
- 一般食品中大腸桿菌群要求為「不得檢出」(陰性),即檢驗樣本中不得有大腸桿菌群存在。
- 乳製品如乾酪、奶油等,允許部分樣品大腸桿菌數在10-100 MPN/g之間,但若超過100 MPN/g即不合格。
-
超標具體數據案例
- 手搖飲品中有抽驗出大腸桿菌超標,最嚴重者超標達60倍。
- 冰塊中生菌數標準為每毫升100 CFU以下,某案例中生菌數高達1350倍(135,000 CFU/ml),並檢出大腸桿菌群3.6 MPN/g,均超過標準。
-
衛生指標意義
- 大腸桿菌群的存在通常反映食品或製程環境衛生不良,可能因水源、器具、食材或保存條件不當所致。
總結表格:
項目 | 標準限量 | 超標案例數據 | 備註 |
---|---|---|---|
大腸桿菌群 | 不得檢出(陰性) | 手搖飲超標60倍 | 衛生指標菌,反映衛生狀況 |
乳製品(乾酪等) | 允許10-100 MPN/g(部分樣品) | 超過100 MPN/g即不合格 | 採樣計畫規範 |
生菌數(冰塊) | ≤100 CFU/ml | 最高135,000 CFU/ml(1350倍) | 生菌數超標代表食品汙染 |
以上數據與標準反映大腸桿菌超標即表示食品衛生條件不佳,需加強製程與保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