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手搖飲料店大腸桿菌超標事件主要是因為多家知名手搖飲品牌的飲品在抽驗中被發現大腸桿菌含量超過法定標準。根據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的檢驗結果,手搖飲料中大腸桿菌標準不得超過10 CFU/mL,但部分飲品檢出數值遠超標,如進發家東門永康店的手作冬瓜露達600 CFU/mL,桃園參參綠豆沙的綠豆沙達620 CFU/mL,十盛台北古亭店冬焙蕎麥200 CFU/mL,CoCo都可青島茶館四季春青茶58 CFU/mL等。
大腸桿菌屬於腸桿菌科,廣泛存在於水、土壤及動物腸道中,是食品衛生指標菌之一。若飲品中大腸桿菌超標,通常代表製作環境、器具清潔、食材或儲存過程存在衛生問題,可能導致微生物孳生,增加食品安全風險。
感染大腸桿菌後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腹瀉、腹痛等腸胃不適,潛伏期一般為5至48小時,若感染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潛伏期可延長至2至8天。
對於違規業者,衛生主管機關依法開罰新台幣3萬元,並要求改善衛生環境及製程,進行複驗確認合格後方可繼續營業。此外,也有部分飲品因生菌數過高或大腸桿菌群陽性被要求下架並限期改善。
總體而言,此次事件凸顯手搖飲料製作過程中衛生管理的重要性,提醒業者加強自主管理,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