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幼兒普遍存在晚睡現象,且隨著年齡增長,晚睡比例越高,這導致睡眠不足,進而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與健康。

根據臺灣師範大學調查,1歲幼兒中約有63.7%在晚上10點後才睡覺,2歲時比例接近69%,3歲時更高達73.7%。這明顯晚於專家建議的學齡前幼兒最遲9點就寢時間。晚睡使得幼兒無法在晚上10點至凌晨6點這段人體生理睡眠黃金期獲得充足睡眠,影響褪黑激素與生長激素的分泌,對生長發育不利。

睡眠不足的影響包括:

  • 生長發育受阻:晚睡與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可能導致身高發育遲緩。
  • 青春期提前風險增加:研究顯示男孩10點後入睡,青春期提前風險高達7倍,女孩則為2倍。
  • 視力問題:晚睡與睡眠不規律的幼兒罹患近視的比例較高。
  • 睡眠品質差與生活作息混亂:晚睡幼兒常伴隨入睡困難、夜醒、睡眠時間不足,影響日間精神與學習表現。
  • 心理與行為問題:睡眠不足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等問題,影響整體發展。

造成幼兒晚睡與睡眠不足的原因包括家庭照顧者的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以及生活作息缺乏規範、電子產品使用過度等。

台灣幼兒晚睡與睡眠不足問題已引起公共衛生關注,專家建議家長應建立規律作息,避免幼兒過晚就寢,並減少睡前使用3C產品,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