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偏鄉學生面臨學習動力不足與壓力雙重挑戰,根據2025年最新調查,約有21.1%的偏鄉學生長期感到焦慮壓力,23.2%逐漸失去學習動力,近半數學生處於學習狀態的低溫區域。

這些挑戰主要源自以下幾個因素:

  • 家庭支持薄弱:偏鄉家庭多從事農業或小型商業,家長常需外出工作,無法給予孩子充分的教育陪伴與支持,影響孩子的學習動力。
  • 學習策略缺乏:超過三成偏鄉學生認為自己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遇到困難時不易主動尋求協助,導致學習成效受限。
  • 住宿與課業壓力:國中階段學生因交通不便需住校,缺乏家庭支持,面對課業壓力容易產生挫敗感,輟學率較都市高。
  • 教育資源匱乏:偏鄉學童在教育資源、學習能力與學習機會上與都市學生存在明顯差距,這種「學習貧窮」使得學習困難加劇。

為應對這些問題,台灣已有多方合作推動支持行動,例如由游榮吉教育基金會、東海大學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合作的「教育溫度計調查計畫」,並結合AI科技、人文藝術等多元課程,提升偏鄉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

整體而言,偏鄉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與壓力問題是多面向的結構性挑戰,需從家庭支持、學習策略輔導、住宿環境改善及教育資源均衡等多方面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