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身體狀況不穩定的常見症狀包括情緒波動(如產後情緒低落、產後憂鬱症)、身體疼痛(腰背痛、傷口痛、頭痛、關節痛)、睡眠障礙、食慾改變、疲勞感、泌尿道感染、白帶異常、痔瘡、便秘及靜脈曲張等。
具體常見症狀與照護建議如下:
-
情緒症狀
- 產後情緒低落(Baby blues):約30-80%產婦會出現,症狀包括焦慮、心情低落、易怒、疲憊、容易落淚、失眠、頭痛、做惡夢等,通常持續數天至兩週內可自行緩解,不需特別治療。
- 產後憂鬱症:約10-20%產婦可能罹患,症狀較嚴重且持續時間較長,包括長時間悲傷、食慾改變、失眠、焦躁不安、無力感、對生活失去興趣、情緒起伏大、甚至出現傷害自己或嬰兒的念頭。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心理或醫療協助。
-
身體症狀
- 疼痛:腰背痛、產後傷口痛、頭痛、關節痛較常見,通常為輕到中度不適。
- 泌尿道感染、白帶異常:約2成產婦會有白帶增多,1成易感冒,泌尿道感染較少見。
- 痔瘡、便秘、靜脈曲張:約5成產婦不會發生痔瘡及便秘,輕中度不適者分別約佔2成及4成,靜脈曲張較少見。
-
睡眠與飲食
- 產後婦女常有睡眠困難、難以入睡或維持睡眠,食慾可能減退或改變,這些都會影響身心健康。
- 建議保持規律作息,適度休息,並注意營養均衡攝取。
-
心理調適與支持
- 產後婦女因身體疲乏及角色轉變,可能感到依賴、焦慮或生活秩序混亂,需家人及社會支持,並鼓勵適度活動與心理調適。
- 若情緒問題持續或加劇,應及時尋求專業心理諮詢或醫療介入。
所以,產後身體與心理狀況多變,常見症狀包括情緒波動、疼痛、感染、睡眠與飲食問題。照護重點在於充分休息、營養補充、家人支持及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以促進身心健康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