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手發抖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激素水平變化、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亢進及神經系統病變等。這些因素會影響手部肌肉的力量與協調性,導致無故顫抖。

具體生理機制如下:

  • 激素水平變化:分娩後女性體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急劇波動,可能影響神經肌肉功能,導致手指顫抖。
  • 過度疲勞:分娩消耗大量體力,若產後休息不足,疲勞累積會使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出現顫抖。
  • 營養不良:產後若飲食不均衡,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會影響神經傳導與肌肉功能,造成手抖。
  •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過多會引起代謝亢進,伴隨手抖、心悸等症狀。
  • 神經系統病變:如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也可能表現為手部顫抖,但產後較少見。

此外,產後短時間內出現的全身或局部顫抖,可能與神經反射、血管收縮或舒張不穩定、肌肉過度用力有關,是身體對生產過程的正常保護性反應。

若產後手抖持續或伴隨其他異常症狀,建議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甲狀腺功能及神經系統狀況,以排除病理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