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癲前症高危險群篩檢的意義在於能夠在孕早期(約11至13週+6天)透過檢查預測孕婦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及早發現高風險者,進行適當的監測與預防措施,降低孕婦及胎兒嚴重併發症(如中風、死胎、胎兒生長遲滯等)的發生率。
檢查方法主要包括:
- 抽血檢測:測量孕婦血中胎盤生長因子(PlGF)及懷孕相關血漿蛋白A(PAPP-A),這兩項指標反映胎盤功能,能篩檢約80%的早發型子癲前症。
- 超音波檢查:評估子宮動脈血流,了解胎盤血液供應狀況,搭配血壓測量可將篩檢準確度提升至95%以上。
- 血壓量測:監測孕婦血壓變化,及早發現高血壓症狀。
篩檢流程通常在第一孕期進行,孕婦於8至13週+6天期間抽血,檢測結果會由醫師解讀並提供後續臨床建議。
所以,子癲前症高危險群篩檢透過血液生化指標與超音波評估,能有效預測早期子癲前症風險,及早介入以降低孕期嚴重併發症的發生,對孕婦與胎兒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