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睡眠中出現抖動或扭動,通常是在神經系統尚未完全成熟的正常範圍內,尤其是0~4個月大的新生兒較常見。這些抖動多與「驚嚇反射」(Moro Reflex)有關,當寶寶受到外界刺激時,會突然手腳伸展或抖動,這種反射約在4個月大時自然消失。
此外,嬰兒的睡眠週期較成人短(約50分鐘),在睡眠中出現輕微的肢體動作如手腳扭動、小聲呻吟、臉部表情變化等,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過度擔心。這些動作反映了寶寶神經系統的發展過程,隨著大腦尤其是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成熟,這些現象會逐漸減少。
總結寶寶神經系統發展與睡眠中抖動的正常範圍:
- 年齡範圍:0~4個月新生兒最常見,約4個月後驚嚇反射消失,抖動減少。
- 抖動類型:驚嚇反射引起的手腳突然伸展或抖動,睡眠中輕微肢體動作(扭動、呻吟、表情變化)。
- 神經系統發展:感覺神經先成熟,隨著大腦不同區域逐步發展,抖動現象會自然減少。
- 睡眠週期:嬰兒睡眠週期約50分鐘,較成人短,睡眠中動作較多屬正常。
若寶寶抖動伴隨異常表現(如持續不對稱、肌張力異常、發展遲緩等),建議諮詢專科醫師評估。但一般單純睡眠中抖動多屬正常生理現象,不必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