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時身體動來動去,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
神經系統尚未成熟:新生兒的神經系統還在發展中,容易出現「驚嚇反射」(Moro Reflex),當環境、聲音或光線變化時,寶寶會突然手腳伸展或抖動,這種反射大約在4個月大時會自然消失。
-
快速動眼期(REM睡眠):寶寶的睡眠分為快速動眼期和非快速動眼期兩種,REM睡眠階段寶寶處於半清醒狀態,會有翻身、發出聲音、手腳亂動等動作,這是寶寶大腦和身體發展的正常表現,隨著月齡增長,這種動作會逐漸減少。
-
動作技能發展:4個月以上的寶寶開始學習坐、爬、走等動作,睡夢中潛意識仍會發送訊息給肢體,導致手腳動來動去。
-
睡眠週期短且活動多:寶寶的睡眠週期約50分鐘,比成人短,睡眠中會有較多肢體動作和聲音,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總結來說,寶寶睡覺時動來動去,通常是因為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全、睡眠階段特性及動作技能發展等因素造成,這些都是健康寶寶正常的生理反應,家長無需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