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睡眠週期約為50分鐘,包含非快速動眼期(NREM)與快速動眼期(REM)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各佔約一半時間。寶寶在睡眠中出現的肢體動作,如手腳扭動、小聲呻吟或臉部表情變化,主要發生在快速動眼期,因為此時大腦活躍,進行記憶整理與神經發展,肌肉張力下降但仍會有輕微動作,這是正常現象,不代表寶寶睡不好。

具體來說:

  • 非快速動眼期(NREM):寶寶身體較為安靜,血液供應肌肉增加,有助於組織修復和生長激素釋放,是身體成長的重要階段。

  • 快速動眼期(REM):大腦活躍,寶寶可能出現肢體扭動、臉部表情變化及小聲呻吟,這是神經系統發展和記憶整合的過程。

此外,新生兒神經系統尚未成熟,可能出現驚嚇反射(Moro Reflex),導致突然手腳伸展或抖動,這種反射約在4個月大時自然消失。

睡眠中肢體動作的頻率和質量也與寶寶的發展狀況有關,研究指出睡眠期間動作過多或夜間睡眠中斷較多,可能與日後語言及認知發展指標較低有關,但這需要結合其他發展評估。

總結:寶寶睡眠週期中肢體動作多半是快速動眼期大腦活躍的表現,屬正常生理現象,不必過度擔心,但若動作頻繁且伴隨睡眠品質下降,則建議諮詢專業醫療人員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