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喝水的適量建議
- 0~3個月:此時嬰兒腎臟尚未發育成熟,僅需母乳或配方奶即可滿足水分需求,不建議額外補充水分,否則可能增加腎臟負擔,甚至導致水中毒。
- 4~6個月:開始進入副食品階段,餐後可少量給予10~30cc的水,以練習喝水為主,不需強迫。
- 7~12個月:若副食品攝取量增加、奶量減少,可依活動量、排汗、排尿等狀況補充水分,建議一天不超過體重(公斤)×30cc,例如8公斤的寶寶一天不超過240cc。
- 滿周歲以上:飲食逐漸與成人相近,需水量因人而異,可觀察每日排尿次數(約4~8次)作為參考。
過量喝水的風險
- 腎臟負擔:嬰兒腎臟功能僅有成人的1/4~1/3,無法有效處理過多水分,過量飲水會加重腎臟負擔。
- 水中毒(低血鈉症):過量水分稀釋血液中的鈉離子,可能導致腦水腫、抽搐、昏迷,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 影響營養攝取:過量喝水可能減少奶量或副食品攝取,影響嬰兒成長所需的熱量與營養。
判斷與注意事項
- 觀察排尿:正常嬰兒每天排尿約4~8次,若排尿過多或過少,應留意水分攝取是否適當。
- 生病時例外:若嬰兒發燒、腹瀉或有醫師指示,需額外補充水分,但仍應遵循醫囑。
- 諮詢專業:如有疑慮,建議向兒科醫師諮詢,根據寶寶個別狀況調整飲水量。
簡易計算公式
[ \text{嬰兒一天建議飲水量(cc)} = 30 \times \text{體重(公斤)} ] 例如,6公斤的嬰兒一天建議飲水量約180cc。
總結:嬰兒喝水需依月齡、體重及飲食狀況調整,過量有健康風險,家長應謹慎觀察並適時諮詢專業醫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