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寶寶便秘的判斷主要依據排便頻率、糞便質地與排便行為。母乳寶寶排便頻率本來就較低,有時甚至7~10天才排便一次,只要寶寶精神好、食慾正常、無腹脹或哭鬧,通常不需擔心便秘。但若超過3~5天未排便,且糞便變乾硬、呈羊屎球狀或大塊難排出,排便時哭鬧甚至拒絕排便,可能就是便秘的症狀。
具體症狀包括:
- 排便間隔過長(超過3~5天)
- 糞便乾硬、顆粒狀或大塊
- 排便時哭鬧或疼痛
- 憋便姿勢(如墊腳站立、夾腿、躲藏)
- 腹部脹氣、腹部硬、食慾下降
- 可能有便便外漏(軟便或液體滲出,但硬便排不出)
母乳寶寶的大便通常較稀、呈糊狀,排便次數多於配方奶寶寶,配方奶寶寶大便較硬且次數較少。若便秘持續兩週以上,且伴隨排便困難、肚子痛、肛門出血或下腹脹大,則需特別注意。
所以,母乳寶寶便秘的判斷重點在於是否超過正常排便間隔且糞便變硬、排便困難及寶寶是否有不適表現。若有上述情況,建議諮詢醫師進一步評估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