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的正常排便頻率與判斷標準如下:

  • 排便頻率正常範圍

    • 新生兒(滿月前)排便次數較多,約每天1至7次,尤其母乳餵養的寶寶排便次數較多,因吸吮動作會促進腸胃蠕動。
    • 滿月後,排便次數會逐漸減少,6個月以上的寶寶排便頻率可從每天3次到每週2次皆屬正常範圍。
    • 有些母乳餵養的寶寶甚至可能3至4天才排便一次,甚至10至14天才排便,只要大便質地正常且寶寶狀況良好,通常不需擔心。
  • 便秘的判斷標準

    • 臨床上,若嬰幼兒一週排便次數少於或等於2次,且排出的大便呈乾硬顆粒狀,且持續至少兩週,醫生才會診斷為便秘。
    • 便秘通常伴隨排便困難、大便乾硬、寶寶排便時用力且不舒服。
    • 寶寶排便時臉紅、閉氣用力並不一定是便秘,這是因為寶寶還在學習如何協調腹腔與盆腔肌肉。
  • 何時需就醫

    • 如果寶寶數天未排便,且伴隨腸塞症狀,如無法放屁、經常嘔吐、食慾不振、腹部脹大、大便帶血,或寶寶精神不佳,應盡快就醫。

總結來說,寶寶的排便頻率因個體差異及餵養方式不同而有較大範圍,只要大便質地正常、寶寶精神食慾良好,即使幾天才排便也不一定是便秘。便秘的診斷需考慮排便頻率、便質及持續時間,並注意是否有伴隨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