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寶寶是否拉肚子或便秘,主要可從「排便次數」、「大便形態」和「其他症狀」來觀察: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拉肚子

  • 排便次數增加:寶寶排便次數明顯比平常多,尤其是超過母乳寶寶每日3~4次或配方奶寶寶每日1~2次的正常範圍。
  • 大便質地變稀:大便呈現稀水狀或黏液狀,顏色可能改變,氣味也可能變得較臭。
  • 其他嚴重症狀:若大便帶有血絲或黏液、寶寶出現脫水(無眼淚、嘴唇乾燥、少排尿)、發燒超過兩天或腹瀉持續超過兩週,應立即就醫。

母乳寶寶本來大便較稀且次數多,約每日3~4次,甚至少量多次約10次也屬正常;配方奶寶寶大便較成形且次數較少。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便秘

  • 排便次數減少:寶寶排便次數明顯變少。
  • 大便形狀乾硬:大便呈現乾硬、顆粒狀(類似羊糞便),寶寶排便時可能感到困難,嚴重時會有肛裂。
  • 可能原因:水分攝取不足、不當飲食或藥物影響等。

總結判斷重點

判斷指標 拉肚子 便秘
排便次數 明顯增加 明顯減少
大便形態 稀水狀、黏液狀 乾硬、顆粒狀
其他症狀 可能有血絲、脫水、發燒 排便困難、肛裂

若寶寶出現嚴重腹瀉症狀或便秘情況持續,建議盡快帶寶寶就醫,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與治療。在家時,家長可持續觀察寶寶的排便狀況及整體健康,並注意補充水分與適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