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的專業建議,母乳哺餵的持續時間建議至少持續到寶寶1歲以上,且若能持續哺餵2年以上,對母親與寶寶的健康都有益處。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兒科學會(AAP)均支持這樣的建議,並指出哺餵母乳並無年齡上限,也沒有研究顯示長期哺乳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關於哺乳頻率與每次哺乳時間,新生兒階段建議:

  • 哺乳頻率約每2至3小時一次,一天約8至12次。
  • 每次親餵時間約20至30分鐘,視寶寶吸吮狀況而定,若一側乳房已吸完可換另一側哺乳。
  • 哺乳需求會因寶寶狀況變化,有時寶寶即使不餓,仍會因安撫需求吸吮乳房,這是正常的生理行為。

判斷寶寶是否喝足夠奶量的指標包括:

  • 寶寶每天換6至8片尿布,且尿液清澈且沉重,代表攝取量充足。
  • 寶寶有尋乳頭的動作,如嘴巴張開、左右晃頭、握拳等,表示有餓意。

此外,哺乳持續時間的好處包括增強寶寶免疫力、促進母嬰親密關係、節省奶粉費用等。

總結:

項目 建議內容
持續時間 至少1歲以上,理想可持續2年以上
哺乳頻率 新生兒期約每2-3小時一次,8-12次/天
每次哺乳時間 約20-30分鐘
判斷餵奶充足 每天換6-8片尿布,尿液清澈沉重

這些建議有助於確保寶寶獲得足夠營養並促進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