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哺乳頻率與需求會隨著年齡和發育階段有所調整,主要原則是「順應寶寶需求」並配合其胃容量與消化能力。
-
新生兒期(出生後0-2週):因為寶寶胃容量小,建議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餵奶。剛出生時可隨時觀察寶寶肚子餓的徵兆,約每2小時哺乳一次,每次餵奶時間約20至30分鐘。此時母乳易消化,寶寶吸取量較少,需頻繁哺乳。
-
1個月以上:寶寶奶量增加,餵奶間隔可調整為約3至4小時一次,每次餵奶時間約10至20分鐘。母乳寶寶通常每2小時餵一次,配方奶寶寶約每3小時一次,因母乳較易消化,寶寶較快感到飢餓。
-
3-6個月:建議每天哺餵6-8次,每次至少哺餵10-15分鐘,並可開始建立較固定的生活作息。此階段寶寶消化器官逐漸成熟,奶量需求穩定。
-
7-11個月:哺乳次數可調整為每天5-8次,母乳佔寶寶總進食量約60-70%,副食品開始成為主要營養來源。
-
12-18個月:哺乳次數進一步減少至每天2-5次,母乳成為點心性質,副食品為主。
整體而言,寶寶哺乳頻率應依其飢餓信號與成長需求調整,初期以少量多餐為主,隨著胃容量增大及副食品引入,哺乳頻率逐漸減少。媽媽可根據寶寶的反應靈活調整餵奶時間與次數,確保寶寶獲得足夠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