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睡姿的改變是許多孕婦常見的經驗,且隨著孕期階段不同,適合的睡姿也會有所調整:
-
懷孕初期(1~3個月):因為肚子尚未明顯隆起,子宮仍位於骨盆腔中,仰睡或側睡都不會對血液循環造成明顯影響,孕婦可依個人舒適度自由選擇睡姿。
-
懷孕中期(4~6個月):胎兒逐漸長大,子宮開始上升至腹腔,仰睡可能會壓迫腹部及大血管,導致頭暈或不適。此時開始培養左側睡的習慣,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胎兒營養供應,並減少水腫與下肢麻木等問題。
-
懷孕後期(7~10個月):左側睡被公認為最佳睡姿,因為它能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血液回流到心臟,促進胎兒生長並緩解孕婦水腫。相反地,仰睡會增加胎兒死產風險,右側睡則可能加重下腔靜脈壓力,導致低血壓、頭暈等不適。
此外,孕婦常會使用孕婦枕或長型身體枕來支撐腹部或雙腿,幫助維持舒適的側睡姿勢,減輕背痛與壓力。在有胃酸逆流或胃灼熱的情況下,左側睡也有助於利用重力防止胃酸倒流。
所以,懷孕期間睡姿的改變通常是從初期的自由睡姿,逐漸過渡到中後期的左側睡,這是為了保護胎兒健康及孕婦自身的舒適與安全。孕婦可透過調整睡姿與使用輔助枕頭來改善睡眠品質與減輕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