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及相關專家建議,副食品添加的最佳時機為寶寶4~6個月大之間,具體原則如下:
-
開始時間:寶寶滿4個月(早產兒以矯正年齡計算)即可開始嘗試添加副食品,但若是純母乳哺育的寶寶,建議可延後至6個月再添加副食品較為理想。
-
觀察寶寶準備狀況:寶寶有以下表現時,表示可開始嘗試副食品:
- 對大人食物有興趣,會流口水
- 眼睛能直視對方,脖子能挺直且有支撐力
- 開始抓東西放入口中
- 分泌大量口水,表示消化酵素分泌開始成熟
- 奶量突然減少,出現厭奶現象
-
消化系統成熟:4個月前寶寶腸胃消化系統尚未成熟,消化酵素分泌不足,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過敏反應,因此不建議提早添加副食品。
-
副食品添加原則:
- 副食品初期應選擇易消化、過敏風險低的食物,如嬰兒米糊、米湯、寶寶粥等泥狀主食,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餐次(一天1餐起步)。
- 建議「先吃副食品再喝奶」,避免寶寶因喝奶飽足而拒絕副食品。
- 副食品添加不需因過敏體質或家族史而延後,除非醫師特別指示。
-
副食品添加的目的:主要是讓寶寶逐漸適應吞嚥和消化固體食物,並補充母乳或配方奶無法完全提供的營養。
綜合以上,4~6個月是副食品添加的關鍵期,家長應依寶寶發展狀況及醫師建議,循序漸進地開始副食品,並注意寶寶的接受度與消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