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止期落髮(Telogen Effluvium) 是產後掉髮的主要生理機制之一,指的是大量原本處於生長期的頭髮,因為體內荷爾蒙劇烈變化而同時進入休止期,導致頭髮大量脫落的現象。
具體來說,頭髮的生長週期分為三個階段:
- 生長期(Anagen):頭髮持續生長的階段,約佔頭髮總數的85%至90%。
- 退化期(Catagen):為期2至4週的過渡期,頭髮增長速度減緩,毛囊開始萎縮。
- 休止期(Telogen):頭髮進入休息狀態,不再生長,毛囊萎縮,持續約2至4個月,之後頭髮自然脫落,毛囊重新進入生長期開始長出新髮。
在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動情激素(雌激素)濃度升高,延長了毛囊的生長期,使得頭髮掉落減少,髮量看起來較多。生產後,雌激素濃度迅速下降,導致大量原本處於生長期的毛囊突然進入休止期,休止期的毛髮比例大幅增加(可高達50%),造成明顯的掉髮現象。
這種現象通常在產後2至4個月開始出現,並可能持續數月,約在產後6至12個月內隨著荷爾蒙逐漸恢復,頭髮會慢慢回到懷孕前的正常髮量。
除了荷爾蒙變化外,生產過程中的體力透支、大量出血、壓力、睡眠不足及身心疲勞等因素,也會促使更多毛囊進入休止期,加重產後掉髮的情況。
總結:
項目 | 說明 |
---|---|
休止期落髮定義 | 大量頭髮同時進入休止期,導致暫時性大量掉髮 |
生理機制 | 產後雌激素快速下降,毛囊由生長期轉入休止期 |
掉髮時間 | 產後2~4個月開始明顯掉髮,持續約6~12個月 |
毛髮週期 | 生長期→退化期(2-4週)→休止期(2-4個月)→新生長期 |
其他影響因素 | 生產疲勞、出血、壓力、睡眠不足等 |
恢復情況 | 大部分媽媽會隨著荷爾蒙恢復,頭髮逐漸回復正常 |
因此,產後掉髮屬於一種暫時性且正常的生理現象,稱為休止期落髮,是毛囊生長週期變化的自然反應,通常不會造成永久性禿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