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落髮與頭髮生長週期密切相關,主要原因是懷孕與生產後體內激素變化所引起的生理現象。
-
懷孕期間,孕婦體內雌激素(動情素)濃度持續升高,這種激素能延長頭髮的生長期(Anagen期),使得大約85%-90%的頭髮維持在生長狀態,頭髮變得較濃密且強壯,因此懷孕時掉髮量較少。
-
生產後,雌激素濃度急速下降,導致原本處於生長期的毛囊大量轉入休止期(Telogen期),這種現象稱為「休止期落髮」。毛囊進入休止期後,頭髮會自然脫落,造成產後明顯的落髮。
-
頭髮的生長週期分為三個階段:
- 生長期(Anagen):毛囊活躍,頭髮持續生長,約持續2~6年。
- 退化期(Catagen):毛囊開始萎縮,頭髮停止生長。
- 休止期(Telogen):毛囊休息,頭髮脫落,然後新髮開始生長。
-
產後落髮通常在生產後1至6個月內開始,並會持續數月,約在產後6個月到1年內逐漸恢復正常髮量。
-
除了激素變化外,產後落髮還可能因生產時大量失血、營養不足(如缺鐵、蛋白質)、精神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因素加劇。
因此,產後落髮是因為頭髮生長週期中大量毛囊從生長期轉入休止期,導致頭髮大量脫落的自然生理現象,通常隨著激素水平恢復及營養補充,頭髮會逐漸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