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落髮的主要原因是體內激素變化,尤其是雌激素濃度的急速下降。在懷孕期間,雌激素分泌量大幅增加,這會讓頭髮毛囊維持在生長期,導致懷孕時掉髮量減少,頭髮看起來較濃密且強壯。生產後,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許多原本處於生長期的毛囊轉入休止期,造成大量頭髮同時脫落,這種現象稱為「休止期落髮」。

此外,產後落髮還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 生產過程中大量失血及缺鐵:大量失血會導致體內鐵質不足,影響紅血球生成,進而減少頭皮和毛囊的氧氣供應,影響頭髮正常生長,造成落髮加劇。
  • 營養不良:產後若節食或營養攝取不足,無法提供頭髮和頭皮足夠的營養,也會加重落髮問題。
  • 情緒壓力與身體疲勞:產後的身體疲勞和心理壓力也會影響頭髮健康,促使落髮發生。

頭髮的生長週期包括生長期(2-6年)、退化期(約2週)和休止期(約3個月)。懷孕時激素使頭髮停留在生長期,產後激素下降則使頭髮進入休止期並脫落,這是產後落髮的生理機制核心。


總結產後落髮的生理機制:

影響因素 生理機制說明
雌激素下降 懷孕時雌激素高,毛囊維持生長期;產後下降,毛囊轉入休止期,頭髮大量脫落。
大量失血與缺鐵 失血導致鐵質不足,紅血球減少,頭皮缺氧,影響頭髮生長。
營養不足 營養不良使頭髮和頭皮無法獲得足夠養分,促使落髮。
壓力與疲勞 身體與心理壓力影響毛囊健康,增加落髮風險。

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產後落髮的普遍現象,通常在產後3至6個月開始明顯,並會隨時間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