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掉髮是許多新手媽媽常見的現象,主要症狀與影響如下:

常見症狀

  • 大量掉髮:通常在產後2至4個月開始,洗頭或梳頭時會發現頭髮大量脫落,有時甚至感覺髮際線後退,尤其是前額部位較明顯。
  • 頭髮均勻掉落:整個頭部的頭髮會均勻脫落,但部分媽媽可能會在臉頰兩側也感受到掉髮。
  • 掉髮高峰期:多數人在產後3至6個月掉髮最為嚴重,6個月後會逐漸好轉,約1年內恢復到生產前的髮量。
  • 異常掉髮判斷:若一天掉髮超過100根,屬於異常掉髮,需要注意。

主要影響因素

  • 荷爾蒙變化:懷孕期間雌激素水平高,延長頭髮生長週期;生產後雌激素快速下降,導致毛囊進入休止期,造成大量掉髮。
  • 營養不足:生產時失血及哺乳期營養需求增加,缺鐵、缺蛋白質、缺維生素D或鋅等營養素會使毛囊營養不良,頭髮變脆弱易掉。
  • 壓力與疲勞:產後身心壓力大、睡眠不足,會促使更多毛髮進入休止期,加劇掉髮。
  • 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影響新陳代謝及毛髮生長,可能加重掉髮。

影響

  • 心理壓力:掉髮可能讓媽媽感到焦慮和自信心下降。
  • 外觀改變:髮量減少,髮際線後退,影響外貌。
  • 需醫療介入:若掉髮持續超過6個月未改善,建議尋求皮膚科或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治療。

總體而言,產後掉髮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多數情況下會在半年至一年內自然恢復,但需注意營養補充與適度休息,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