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異位性皮膚炎的常見症狀包括:
- 皮膚劇烈搔癢,寶寶會不停抓癢,導致皮膚發炎、紅疹、丘疹、水泡、破皮及分泌物。
- 皮膚表面可能變得粗糙、脫屑,甚至龜裂。
- 好發部位主要在臉部(尤其是面頰、口耳周圍)、頭皮、軀幹,以及四肢的伸側(如手臂伸側、小腿前側)。
- 嚴重時可能伴隨皮膚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疹病毒或黴菌感染。
發病時機:
- 約80%的異位性皮膚炎嬰兒會在1歲以前發作。
- 兒童期(2~12歲)則多發生於皮膚皺摺處,如手肘內側、膝蓋後側、腕踝關節、頸部等。
- 發病多與環境溫度忽冷忽熱、劇烈運動後流汗、皮膚摩擦、接觸刺激性衣物或過敏原、肥皂及強光等刺激物有關。
總結來說,嬰兒異位性皮膚炎通常在1歲前出現,主要症狀是皮膚劇烈搔癢及紅疹,常見於臉部和四肢伸側,且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反覆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