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屁屁紅疹常見的兩大原因包括尿布疹異位性皮膚炎,兩者在臨床表現及成因上有明顯差異,以下為鑑別重點:

項目 尿布疹 異位性皮膚炎
發生部位 主要集中在尿布覆蓋區域,如臀部、腹股溝、外陰部等 可出現在身體多處,嬰兒期常見於臉頰、頭皮及四肢伸側,也可能出現在尿布區
皮膚表現 紅斑、鮮紅或牛肉紅,嚴重時有丘疹、膿皰,甚至皮膚糜爛或潰瘍 乾燥、粗糙、紅斑,常伴有明顯搔癢,皮膚可能增厚(苔蘚化)
成因 尿液及糞便刺激、悶濕環境、細菌或真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 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的慢性炎症,與遺傳及環境因素有關
病程 通常與尿布更換頻率及清潔習慣相關,改善環境後可快速好轉 慢性反覆發作,需長期控制與保養
治療重點 勤換尿布、保持乾燥、溫和清潔,必要時使用抗菌或抗真菌藥膏 保濕為主,使用抗發炎藥膏(如類固醇),避免刺激物及過敏原
其他特徵 可能伴隨疼痛,寶寶因疼痛哭鬧明顯 搔癢明顯,寶寶常抓癢導致皮膚破損

尿布疹多因尿液和糞便長時間刺激皮膚,加上悶濕環境,導致皮膚發紅、起疹,嚴重時會有丘疹、膿皰甚至皮膚破損,常見細菌或真菌感染會使症狀加重。而異位性皮膚炎則是免疫系統異常引起的慢性炎症,皮膚乾燥且搔癢,紅疹分布較廣,且不一定侷限於尿布區。

因此,當寶寶出現屁屁紅疹時,若紅疹僅限於尿布區且伴隨悶熱、潮濕,且有明顯刺激性疼痛,較可能是尿布疹;若紅疹伴隨乾燥、搔癢且分布不局限,則需考慮異位性皮膚炎,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診斷以確定病因並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