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主飲食能力的培養與湯匙練習,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重點階段與方法:
1. 培養自主飲食的基礎習慣
- 固定進食地點與時間:從開始餵食副食品時,就應該讓寶寶在固定地點進食,避免邊跑邊吃,建立「吃飯要坐好」的概念,這是培養自主飲食的第一步。
2. 適合年齡的餐具準備(約10個月以上)
- 為寶寶準備安全無毒、符合年齡的餐具,湯匙應選擇匙口扁平且好抓握的款式,碗則選擇淺碗且帶把手,方便寶寶一手握湯匙、一手握碗,減少食物掉落的難度。
3. 湯匙使用的發展階段
- 8~12個月:寶寶開始能自己拿米餅吃,這是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發展的基礎。
- 13~15個月:寶寶可以開始練習用湯匙吃飯。初期多用握拳方式拿湯匙,挖飯像鏟土,食物常掉落,但能將食物送入口中。
- 1歲半到2歲:持續練習控制湯匙,減少食物掉落,學習平穩將食物送入口中。
- 3歲左右:發展用前三指握湯匙,挖飯更有效率,掉落減少。
- 4歲:能用湯匙吃較大塊食物,進食技巧接近成人水平。
4. 湯匙練習的關鍵技巧(12個月以上)
- 練習從碗中勺起食物→平穩移動→運送至嘴中。
- 由於「平穩移動」是最困難的技巧,父母可協助支撐寶寶握湯匙的手腕,保持匙口向上,減少食物掉落,增加寶寶的成就感。
5. 培養自主進食的注意事項
- 盡量讓寶寶自己用手或學用湯匙,不要完全依賴餵食。
- 食物選擇應由軟到硬,避免過大、過燙或危險食物。
- 進食時父母需全程陪伴,確保安全。
總結:寶寶自主飲食能力的培養是從固定進食習慣開始,配合適齡餐具,循序漸進地練習用湯匙吃飯,父母的耐心引導與陪伴是關鍵。湯匙練習從握法、挖取、平穩運送到嘴巴的過程,需要時間與反覆練習,讓寶寶逐步建立自信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