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厭奶期的生理原因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生理原因
- 認知發育迅速:寶寶在3至6個月大時,認知能力快速提升,對外界環境充滿好奇,容易因為分心而不專心喝奶,甚至貪玩而拒絕吃奶。
- 生長速度減緩:此階段寶寶的生長速度趨緩,對營養和熱量的需求降低,生理上會自然調整進食量,導致喝奶量減少。
- 長牙不適:長牙期寶寶牙齦會癢痛,喜歡咬東西,反而不喜歡吸吮奶嘴,影響喝奶意願。
- 味覺發育與口味改變:寶寶味覺開始發展,對一成不變的奶味缺乏興趣,若奶粉配方或母乳味道改變,也可能導致拒奶。
心理因素
- 主觀性厭倦:寶寶在4個月左右,因長期只喝同一種奶,可能產生主觀性厭倦,對奶水產生抗拒。
- 注意力轉移:隨著頸部活動力和視覺靈敏度增強,寶寶活動範圍擴大,對其他事物的好奇心增加,專注於喝奶的時間減少。
- 奶嘴設計與餵食過程不順:奶嘴流速不合適或餵食過程中出現嗆奶、吐奶等不適,會影響寶寶喝奶的意願。
注意事項
若寶寶厭奶持續超過2個月,體重不增或下降,或伴隨腹脹、嘔吐、發燒、呼吸急促、活力不佳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排除疾病因素。
總結來說,寶寶厭奶期是正常的生理發展階段,主要因認知發展、成長速度變化及味覺成熟等生理因素,加上對環境的好奇心和心理上的主觀厭倦所致。家長可透過觀察寶寶狀況及適當調整餵食方式來幫助寶寶度過此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