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厭奶期主要發生在3至6個月大的階段,是嬰兒生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期,常見原因與生理階段說明如下:
常見原因
-
味覺發育
寶寶味覺開始發展,對一成不變的奶水口味感到厭倦,想嘗試新口味,因此可能拒絕喝奶。 -
認知發育與好奇心增加
此階段寶寶認知迅速成長,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容易分心、不專心吃奶,甚至貪玩。 -
成長速度放緩
寶寶的成長速度趨緩,對熱量和營養的需求減少,食慾自然下降,不像新生兒時期那麼愛吃。 -
開始長牙
長牙期寶寶喜歡咬東西,可能不喜歡吸吮奶嘴,導致拒絕喝奶。 -
病理性因素
如胃食道逆流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厭奶,但這屬於病理性原因,需要醫療介入。 -
餵食環境改變
餵食方式或環境的變化也可能影響寶寶的食慾。
生理階段說明
- 3至6個月大:寶寶進入生理性厭奶期,這是正常的發展階段,通常會隨著時間和適當調整而改善。
- 持續時間:若厭奶期超過2個月,且寶寶體重不再適度增加或出現其他異常症狀(如腹脹、嘔吐、發燒、呼吸急促、活力不佳),應立即就醫。
厭奶期的常見症狀
- 拒絕喝奶,對奶瓶或母乳表現抗拒甚至哭鬧
- 飲食量明顯減少
- 進食時間縮短,頻繁停止吸吮
應對建議
- 不強迫餵食,保持餵食環境舒適
- 選擇合適的奶嘴,調整餵食方式
- 逐步引入副食品(適齡時)
- 觀察成長曲線,保持定期健康檢查
- 建立規律的餵食習慣,保持營養均衡
以上資訊有助於家長了解寶寶厭奶期的生理背景與常見原因,並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