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8個月左右會進入分離焦慮的心理發展階段,這是嬰兒認知與情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主要特徵與原因如下:

  • 認知發展:約6-8個月大時,寶寶的記憶力開始提升,能分辨主要照顧者與陌生人,但尚未完全發展「物體恆存」概念(即理解即使看不見某人,對方仍然存在)。因此,當主要照顧者離開視線時,寶寶會誤以為照顧者消失了,導致焦慮與不安。

  • 分離焦慮的表現:寶寶會表現出強烈的依戀與抗拒分離,可能哭鬧、情緒煩躁,甚至夜間醒來次數增加。

  • 依附關係與氣質影響:寶寶的分離焦慮程度也受其與照顧者的依附類型影響,安全依附的寶寶較能平穩面對分離;此外,寶寶的氣質(如害羞、內向)及家長的焦慮狀態也會影響分離焦慮的強度。

  • 發展階段意義:這是寶寶心智發展的重大突破,開始理解「物體恆存」的概念,雖然分離焦慮帶來挑戰,但屬於正常且健康的心理發展過程。

  • 分離焦慮的高峰期:8-12個月是分離焦慮的第一個高峰期,之後1歲至1歲半可能達到更明顯的高峰,隨著年齡增長,分離焦慮會逐漸減緩。

總結來說,寶寶8個月的分離焦慮是因為認知能力提升開始理解照顧者的存在與分離,這是心理發展中的正常階段,家長可透過穩定的依附關係和適當的安撫來幫助寶寶度過此階段。